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9的文章

[UWMsth] 美國留學 新生系列 (外宿篇-美國傢俱採買)

(美國外宿簽約完第一件遇到的事就是家徒四壁,Amazon可以包辦你的第一批傢俱!) 本篇文章將以我自身經驗來分享第一批家具究竟購買了哪些東西,很慶幸的是,Amazon的便利,就在這個時候彰顯出來了!只要在網站上掃瞄到你需要的傢俱,接著透過Prime Membership的犯規速度,通常是兩天內就可以將所需傢俱一次到手。 新生在使用Amazon購買商品前,請記得先申請 Amazon Student Prime ,基本上會先用非學校信箱(不是.edu的)申請Amazon帳戶,接著在這個連結中,就會使用你的UWM email進行學生身分的認證,認證成功就會開啟你的Amazon Student Prime (六個月免費使用Amazon Prime)。六個月後,可以用學生的價格續約Amazon Prime,約是$59/year,也就是差不多$5/month,非常划算,推薦學生們到齊後可以續訂。 我自己是大概在住宿舍的最後一個月開始看我要買的傢俱,然後大約是要搬出去的一周內下定這些傢俱,時間上大概需要算一下,需要你已經入住新的住所時送到,不然沒有人收貨的話,也是一個問題。 比較重要的傢俱可能會是床和床架,我自己是先前因為學弟泡泡的來訪,曾在Amazon購買過Full-Size 氣墊雙人床 (Walmart, Target, Costco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有賣),所以我入住的當下不太需要擔心沒有辦法在新的住所睡覺的問題,即便我的床和床架購買完還在運送的路上也不會是個問題,不過後來發現我當初如果買Queen Size的充氣床,或許會更佳實用,我指的是客人來會睡得更舒適。不過說真的,氣墊床睡起來,比想像中舒適很多,我自己大概有試過睡差不多一週,都還舒適,只是可能每天要檢查需不需要再補充打氣。說到打氣,購買時記得要確認是否有附Pump,不然就需要自己額外購買。 以下是我自己 第一批購買 的傢俱,供各位同學參考: (2022-11-13 更新連結: 若連結失效或商品找不到,請留言告訴我) 床架  一個,我特別買底下可以放行李箱的高度  Queen-Size床墊  一個,Queen-Size睡起來比較舒服,我買彈簧記憶混合的 雙人床裙襬 一個,讓你的床底放東西不會被看到 伸縮摺疊桌 兩張,其中一張是我的書桌,另一張朋友來可以當飯桌 椅子  兩張,一張客人來可

[UWMsth] 美國留學 新生系列 (行前篇-Walmart線上購物)

(其實可以讓抵達的當日更舒適點,透過Walmart行前的線上採買,一抵達就可以有所有想要的東西) 以下是抵達當日以及初期會需要的所有東西(不含生鮮食品),教大家如何透過Walmart的網站進行訂購,只要超過$35,即可免運送達宿舍,是不是很方便呢?讓你抵達的當日,生活用品都已經在宿舍等你領取了!此方法較建議住學校宿舍的同學們,如果你預計租外面的房子,可能就沒有服務櫃台來幫你收貨,就不是那麼方便進行此行前採購。 (08/02/19 Updated) 似乎電話是必填,如果同學們還沒有美國的手機號碼,我認為可以先填Kenilworth或UWM的電話,基本上美國不曾用電話連絡過消費者,所以隨手填一個上去就好。 首先你需要登入 Walmart的網站 ,建立帳戶後,即可開始訂購商品,值得注意的是,極少部分商品可能不在 $35免運 的範圍內,可以自己斟酌是要購買,還是買別個牌子但免運的替代。送貨地址就填寫宿舍的地址,比如說你住Kenilworth Apartment,就填 1915 E Kenilworth PL, Milwaukee, WI 53202 (可以不用填房號,如果還不知道的話) 以下是推薦剛來的新生們,第一批MUST購買的東西: ( 建議出發前兩週訂購 ,一般Walmart送貨速度大概是1-2週) Walmart採購第一批 (我把各產品英文列出,如果連結已找不到該商品,可以在Walmart上用產品英文查詢) 以下連結基本上是該項目較推薦購買的, 如果想要買其他牌子或尺寸的可以自己再尋找。 通常大多項目中,Mainstays是最便宜。 *米字號代表optional - 請從台灣帶來 浴室拖鞋 橡皮筋 - 煮飯/湯神器 電鍋 (rice cooker) 或  壓力鍋 (instant pot/pressure cooker) (快煮鍋; 後來發現相見恨晚)  或  Slow Cooker  (慢煮鍋; 給沒有時間壓力的)   - Bedroom * 衛生紙 (tissue) (美國很少用這個) 吸塵器 (vacuum cleaner)  檯燈 (desk lamp) 過濾冷水壺 (water filter pitcher) (給習慣過濾水的人,直接把室內用水裝入,即可飲用)

[美國sth] 美國各航空登機行李箱的最佳尺寸

(不少人可能會帶Carry-on登機行李箱,那什麼樣的尺寸會符合美國常見各家航空公司的規定呢) 雖然在這之前我已經經歷了幾次美國境內的旅行,但或許是因為研討會的關係,讓我認真的研究carry-on登機行李箱的尺寸,原因無他,因為我之前從沒帶過,而這次我決定買一個carry-on登機行李箱用於研討會,因為此次我將會需要帶到我的整套西裝。 我稍微做了研究,包括我自己和親友,在美國境內旅行,較常見搭乘的航空不外乎:UA、AA、Delta、Alaska、Southwest,有時可能再加一個Frontier。而他們各家的carry-on行李規定如下(資料來源來自各家航空公司官網): United Airlines (UA) :  The maximum dimensions for a carry-on bag are  22 inches x 14 inches x 9 inches  (56 cm x 35 cm x 22 cm), including handles and wheels. American Airlines (AA) :  Shouldn’t exceed  22 x 14 x 9 inches  / 56 x 36 x 23 centimeters (including handles and wheels) Delta Airlines (Delta) :  Baggage must meet carry on size limits (approximately  22" x 14" x 9"  or 56 x 35 x  23 cm). Alaska Airlines (Alaska) :  The carry-on bag size limit for flights has changed to  22'' x 14'' x 9'' Southwest Airlines (Southwest) :  Southwest Airlines limits carryon bag dimensions to  24 x 16 x 10 inches . Frontier Airlines (Fro

[UWMsth] 美國留學 新生系列 (美國交通篇-校園計程車)

(UWM在很多方面有超乎我們學生想像的貼心設計,例如UWM免費計程車B.O.S.S.) 就我所知,不少美國的學校都有夜間陪學生走回家的服務,但有提供免費計程車這件是,我到是還沒聽過UWM以外的其他學校有,在這點上,UWM真的是很貼心!請記得隨身攜帶你的學生證,上車通常會察看,除非你的叫車地點是UWM任一棟宿舍。 UWM的免費計程車叫 B.O.S.S. ,是Be On the Safe Side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要確保學生在夜間的安全,而這樣的服務白天也有提供學生往返距離主校區較遠的幾個學校機構,例如: University Services and Research Building School of Freshwater Sciences Global Water Center Zilber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叫車的方式可以下載Tapride App來使用,或是透過打電話的方式來叫車。通常學期中叫車會等比較久(30-40分鐘甚至以上),寒暑假或是期中期末考周會相對好等許多。 但這個服務其實有限制一定的區域內,所以你可以參考這份 BOSS邊界地圖 ,基本上就是最南邊是以Brady St為邊界。你也可以善用地圖中能到的位置,把他真的當作計程車使用,當你買東西比較重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好的善用工具,例如你去Walmart, Metro Market, Pick N Save買東西,去程與回程都可以多多善用。 BOSS還有一個隱藏的規則,這個規則網站上可能沒有,但是因為幾次搭車的經驗,讓我發覺有這個規則,那就是叫車的UWM學生,可以帶一位非UWM學生一起搭乘BOSS,也就是說一張學生證可以讓一位非UWM的你的親友共享乘車服務。如果有朋友來找你玩,不妨讓他們也體驗看看BOSS的神奇魔力! 祝大家乘車安全與愉快! PS. 搭乘BOSS時,是很好的練習英文口說時間,大家可以好好把握每一次乘車的練習機會。 ___ #美國留學生活 Podcast ,歡迎收聽「 立志在美國 」 或在各平台搜尋「The LI-CHIH  Podcast」 #美國生活 影片 ,可參考立志的 YouTube  「 立志去美國Let's go to USA 」  #新生系列文章回顧 ->  UWM新生系

[UWMsth] 美國留學 新生系列 (美國圖書館篇-索取文章)

(當你發現圖書館搜索不到你想要的文獻或書籍時,你還有這個大絕招) 感謝佩芸提供這個管道,我自己親身試了至少10次,不管是期刊還是教科書,我都能夠過這個管道獲得電子檔,但沒有快到當天就是了,通常是當周內。這個服務是透過學校圖書館的網站進行,一個叫做 UWM ILLiad (UWM Interlibrary Loan)的網站來申請。( 4/21/2021更新連結 ) 申請登入時會要你打你的UWM帳號密碼,也就是此管道僅限UWM的人使用。我曾經索取過期刊論文,以及最近索取了教科書中約10個章節,沒意外的話我可能可以把整本教科書要完(小聲說),但每次索取是以 一篇期刊論文 或是 教科書的一個章節 為一次申請單位。 申請時大概有幾項內容必須得填寫 Title of Journal, Book, etc. Article Title Year Not Wanted After Date (指希望在何時之前拿到) 為了方便圖書館人員搜尋到我需要的書目文獻,我還會多填上Article Author和ISSN/ISBN。其他資訊就視情況而填寫,例如搜尋文獻時,我會提供Pages。 你將於UWM信箱中收到圖書館人員通知的信件,會指引你登入UWM ILLiad網站,由網頁中來下載他們上傳你所取的文章書目的電子檔。 祝大家都能索取到想要的期刊或教課書章節! ___ #美國留學生活 Podcast ,歡迎收聽「 立志在美國 」 或在各平台搜尋「The LI-CHIH  Podcast」 #美國生活 影片 ,可參考立志的 YouTube  「 立志去美國Let's go to USA 」  #新生系列文章回顧 ->  UWM新生系列文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各宿舍評比)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抵達日-交通)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抵達日-入住宿舍)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抵達翌日-銀行開戶)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抵達翌日-辦手機門號)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抵達翌日-學校證件辦理)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交通篇-暑期公車) UW-Milwaukee新生系列 (保健篇-校內醫院)  UW-Milwaukee新生

[美國sth] 邀稿 ‧ 協助不會英文的家屬與你美國相見歡

圖片
(本篇文章將指引你的家屬 ,即便 不會英文也能順利 通關來到美國與你相見歡!) 感謝小安學姊自家的例子,與孝順父母的舉動,除了讓爸媽順利在去年夏天初次來到美國與她相見歡,也順便誕生了此文,因而有機會將這樣的孝心傳遞到其他有需要的留學生家庭中善用。本文由小安撰寫,我應該不會作補充,只會檢查有沒有中文錯字(?)。 幫不會英文的父母來美國短期旅遊 : 1.       選可以說中文的航空公司,轉機地點也盡可能中文能溝通 2.       辦理 ESTA 3.       幫他們寫好 Note 。 Note 內需涵蓋旅行計畫、美國居住地點、兒女聯絡方式 4.       請他們印出回程航班資訊隨身攜帶 5.       幫他們寫好入關卡 (Customs Declaration) ,一起過海關只需要一張 6.       請他們在起飛地點就要確認行李在哪裡需要提取 7.        請爸媽隨身帶一隻藍/黑原子筆 父母一直想來看 ( 查 ) 看 ( 勤 ) 我在美國的生活環境,無奈語言不通而且是那種只懂 YES/NO/THANK YOU 的不通,所以一直都只是想想沒有成行。一年前他們和我終於鼓起莫大的勇氣,準備在美國相見,主要還是一句他們的隨口說說我就機票幫他們刷下去了,他們只好假請下去硬著頭皮完成大冒險,有時候人就是需要被逼一下吧 ! 因為我們家在高雄,所以機票訂高雄小港起飛。考量他們語言隔閡、怕他們在美國的機場轉機轉丟,所以只讓他們飛到鄰近的大城市 - 芝加哥 ( 香港轉機 ) ,我再到芝加哥接他們。機票約啟程的半年前下訂,使用 GOOGLE FLIGHT 找到最優惠和最適合的航班。 父母語言不通,所以 只考慮飛機上能用中文溝通的航空公司 ,天公疼憨人,剛好國泰航空 Cathay Pacific 符合語言需求又便宜,加上我也搭過相同航程覺得舒適服務佳,所以觀察了幾天的價位起伏就下訂了,高雄 - 香港 - 芝加哥 來回一人 $874 ( 稅後 ) ,去程航班為 5 月底,回程航班為 7 月初。 美國對台灣雖然是免簽 ( 旅遊觀光性質 ) ,但是仍 要辦 ESTA ( 一人 $14 稅後 ) 。請前往 ESTA 的官方網站 辦理此免簽的申請 。只需要有效的台灣護照就可以線上辦理繳費,約 1

[UWMsth] 美國留學 新生系列 (保健篇-在美國看皮膚科)

(到異國難免因為氣候與飲食,身體產生變化與開始適應時,視情況而就醫或提早應對,可以有效緩解症狀或是避免症狀的產生,這篇主要講爆長痘痘) 本來以為到美國這種相對乾燥的氣候,密爾瓦基又是相對寒冷,應該任何痘痘議題都會迎刃而解,譬如我弟就是這樣的例子。我本來在台灣是不太常長痘痘的類型,因此想說到這來應該只有更好,沒想到的是,是更差… 剛來的前三四個月,真的就如我想像的,狀況更佳,後來發現問題可能是累積所造成的,一發不可收拾。我是一月抵達密爾瓦基,症狀大概在四月之後突然出現,痘痘浮現於滿臉,真的不誇張,大約到了夏天時是最嚴重的,本來以為是因為天氣的轉變所致,但事後想想開始出現症狀還是冬天,所以排除了這個因素。 以往的我在台灣是都沒有用洗面乳在洗臉的,只有用清水,說實在這樣其實不太好,但因為在台灣也沒有發生什麼事,就一直保持這樣的習慣。症狀開始明顯後,我開始嘗試用洗面乳洗臉以及痘痘藥輔助,但效果不是很顯著,後來台灣教授提供她信心滿滿的黑藥膏給我貼,但是完全無效… 就在九月還是十月,我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第一次進學校醫院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這也是我與UWM校內醫院首次連結背後的故事。我大概看了兩三個月學校的醫生,校醫有開藥給我擦和吃藥,並告訴我停止使用原先用的洗面乳,改用Cetaphil洗面乳洗臉(因為裡面沒有含原先洗面乳的某個成分),期間我回診了兩次,但是效果真的不顯著,她因此決定把我轉診到有與我的Health Insurance Company合作的校外皮膚科醫師(Dermatologist),我選擇了St Mary's Hospital作轉診,那時大概是十一月吧,我第一次預約皮膚科醫師(我預約的醫師是 Dr. Heather Wells ),結果要隔年一月初才能看,我還是預約了,得知看診費只要$25,還可以接受,決定一試,而感謝學期中緊湊的生活,時間也不知不覺就到了。 看診就是櫃台報到後,稍等一下就進去了,醫生也沒有很久就來診間,整個看診過程大約十五分鐘內就結束了。開了吃的藥一種和擦得要兩種,這次剛好三種都需要自己打電話聯絡藥商來訂購,吃的藥是$5、起床洗臉後擦的藥原先要$1000,但我的保險讓我可以$75,睡前洗臉完擦的藥$0。這些藥都可以視情況refill,從一月至今約半年,我吃的藥大概refill兩三次了,$0的藥refi